不論我們在電影、戲劇或是廣告等影視作品當中,聲音都是極其重要的,不但能推進劇情發展,了解故事,聲音還能彌補畫面沒有的情緒與元素。
大家好,我們是「狂徒音樂」的配樂音效製作團隊,我們有多個企業廣告後期製作的經驗,如台灣銀行、中國信託、司法院、工研院、聯成電腦、新普利等。以下我們想分享影片音效的8大製作流程,希望能解答大家的疑惑。
Step.1 理念發想
首先,必須了解客戶需求,以廣告為例,我們要先了解客戶的產品以及行銷理念。若已有影片定剪,也需要與導演、剪輯師討論音樂風格、音樂是否需要客製化、是否需要音效等等。最後,更重要的是要知道預算,雖然俗話說談錢傷感情,但預算可以決定效率,以及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,預算是一切計畫實行的起點。與其之後與客戶產生不必要的糾紛,不如在一開始就把預算跟要做的服務項目說清楚。

Step.2 參考音樂
待方向、理念、預算都清楚之後,下一步就是決定音樂。這裡指的不是請作曲家直接對著影片寫配樂,而是音樂編輯師會根據討論的方向去找現成的音樂,剪輯音樂讓它能貼上畫面的節奏,這就是參考音樂。若是沒有客製化配樂的製作,音樂編輯師會用素材庫音樂進行剪輯。完成後,我們會將對好音樂的影片給客戶看,若客戶覺得風格與影片貼合,就可以進行下一步,若覺得不合,音樂編輯師則要再與製片人、導演、客戶討論,再換更適合的音樂。

Step.3 客製化配樂
若決定做客製化配樂,作曲家需要了解影片方向及理念,並以參考音樂為基底進行創作,做出與參考音樂類似的氛圍,但更貼合畫面節奏、演員表演以及世界觀設定等。如此以來,能讓整支影片活起來,離客戶及導演心中的理想狀態更近一步。若預算足夠,作曲家還能請樂手錄製樂器。這樣的好處是,有利於音樂情感的表達,真實的聲音,「有溫度、有人味」。

Step.4 配樂混音
配樂混音要做的是,平衡各樂器的大小聲、頻率範圍、動態範圍、營造空間感等等。相信大家不會想要在一個熱血噴張的情境中,本來應是管弦樂一起演奏的澎湃配樂,卻只聽得到小提琴的聲音吧。而通常來說,廣告影片的製作由於預算以及工作時間較為有限,配樂混音是由音樂製作人或作曲家完成。若是戲劇或電影,則會有一位配樂混音師專職這項工作。

Step.5 對白配音錄製、編輯
若廣告是實拍且有現場收音的話,對白配音會以實拍收音的為主,而若是廣告動畫,就會以錄音室的配音為主。在配音錄製完成後,人聲編輯師會負責編輯所有的對白音軌,包括選擇最合適的take並將他組合再一起,若語速或時間位置優有需要也可以進行微調。現場收音的配音,需看收音的品質,去除背景噪音、回音、鳥叫聲等等與影片無關的聲響。

Step.6 動效擬音錄製
若是音效庫找不到合適的音效,或是需要重新設計新的聲音,就會需要進行動效擬音錄製。比如角色的腳步聲、衣物的擦撞、摩擦聲、開關門的聲音等等,因為可以對照畫面同步錄音,效果是最好的。動效擬音不只能模仿影片中的聲音,更可以創造聲音,比如利用鐵箱的搖晃製造車輛行駛的噪音、將籃球在沙地上摩擦,模仿汽車的煞車聲等等。
動效擬音的錄音示範
Step.7 音效設計
再來就是為影片配上適合的音效了。比如畫面有汽車駛過,配一個汽車的引擎呼嘯而過,在一個人聲鼎沸的餐廳,會有食客講話的聲音以及餐具互相碰觸的聲音等等,音效可以建構場景的完整性。若是配合動畫或特效,音效的加入會讓動畫的效果更強大。音效設計的最高境界,就是要讓人不知道它的存在,自然而然地融入戲裡。

Step.8 混音
混音的最主要工作,是平衡音樂、配音、音效這三樣的大小聲。一般情況下,對白配音是最大聲的,音樂次之,最後是音效。混音師會遵循這個原則,在需要情緒起伏的地方將音樂拉大聲一點,或是在動作戲拉大音效,讓觀眾聲歷其境。混音的規格基本上是依最終上架平台而定,比如網路廣告、電視廣告,只需做雙聲道混音,若是戲劇、網路劇、電影等,建議做環繞聲混音,而依據上架平台規範,可做成5.1環繞聲、7.1環繞聲、Dolby Atmos等規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