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Dr.JAM,狂徒音樂製作人,華納音樂合作詞曲創作人 (合作藝人包括 飛兒樂團 阿沁、趙傳、袁婭維、網路閨蜜Skimmy 等)。
- 準備好再開始
雖然這是看似簡單的一句話,但它卻是影響錄音成敗的一個關鍵。除了在器材上準備好,麥克風、前級、錄音介面的選擇外,還有熟悉你的軟體工作流程,如此一來,一個順暢的工作流(Work Flow),既不會打斷唱歌時的情緒,也能提高工作效率,更能把重心真正放在音樂上。

- 嘗試不同的麥克風擺位
常常我們會聽到這句話:「沒關係我們後製再修。」
然而,對於混音師最怕的也是說這句話的人。其實正確的做法是在錄音的階段就把理想的聲音錄製起來,而其中一種免費的方式就是利用麥克風的位置來製造不同的「EQ」。錄人聲不是只有把麥克風放到你面前這一種方法,比如你可以讓他旋轉偏離你的嘴巴,或是吊高一點換個不同角度等等,結果常常意外的好。

- 避免錄的太燙 (hot)
「只要不要錄爆(超過(0 dBFS)都是可以接受的。」
嗯……這句話理論上是沒問題的,但在實際操作上卻不是這麼回事。一般為了以防歌手突然情緒爆發,我自己的做法是讓歌手唱最大聲的地方,然後在前級上推到大概-12~-16dBFS中間。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,這個音量的檔案在混音時在插件處理上效果是最好的。

- 耳機監聽的重要性
歌手錄音的耳機監聽,也是很常被忽略的一個點,但它對於歌手的唱歌表現,影響比你想的還大。現在的DAW基本上都允許設置個人化的耳機監聽,比如歌手希望鼓組大聲一點,或是自己的混響大一點等等。多花點時間調整歌手的耳機監聽,如此能讓歌手更舒適的沈浸在演唱的世界裡,進而錄到完美的人聲。

- 捕捉聲音的表演
若以上的幾點都做到了,那麼恭喜你,現在的錄音已經是非常專業的了!但最後還是要提醒一點,在錄人聲最關鍵的,是要錄到人聲的「表演(Performance )」,這其中包含咬字,力度強弱,口氣等等。雖然常常可能會覺得只要音準了、拍子對了就好,但比起這些電腦相對容易修正的東西,歌手的表演是無法用電腦做出來的,所以我在錄音時,會放更多精力在這上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