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跟大家介紹幾種較常見的影片類型,會依照業界平均行情做區分,供你在選擇時做參考:
費用較高(約50萬含以上):

1.微電影:劇情腳本是一切,著重在導演說故事的能力與演員的演技。
2.廣告(電視):在最短的秒數內抓住觀眾的眼睛,著重在導演的創意與後期製作。
3.動畫影片:顧名思義,通常是以秒計費(500~5000不等,2D跟3D的價錢也完全不同),以簡單有趣為主,著重在前期創意、視覺設計與後期製作。
費用中等(約20萬至50萬左右):

1.廣告(網路):內容是吸引人的關鍵,如何在過了五秒後還能吸引觀眾看下去是根本考量,著重在腳本創意與後製剪接的功力。
2.音樂錄影帶(MV):讓音樂加上視覺效果,也讓人能在KTV點的到,著重在導演的構思與美術設計。
3.紀錄片:無論何種內容的紀錄片,通常會有大量的素材需要篩選,著重在腳本脈絡與後期剪接。
費用較低(約20萬以下):

1.活動紀錄:完整記錄一場見面會、店面開幕、派對等等,著重在前期攝影與後期剪接。
2.網路短片:業配影片、網紅短片、COVER翻拍等等,著重在腳本與後期剪接。
3.介紹片:介紹企業、公司、產品或人物訪談等等,著重在視覺設計。

當你在一開始就確認好你需要拍攝的影片類型後,在與製片業者溝通時就可以省下很多時間成本,因為不是每一個製片業者都會花時間去幫你找到你需要的影片類型,甚至幫你上課讓你理解箇中一二。
總之,多做功課是有好處的,除了比較不會被當肥羊宰之外,對於自己的影片更有想法也能夠讓你最終將成品拿到手時,跟你原先的想像最接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