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做一首歌要花多少錢?是如何完成的?』
做一首歌要花多少錢?
歌曲製作與拍攝影片一樣,是完全客製化的服務;但不同於影像製作,歌曲製作的定價其實比影像製作來的更加彈性,在服務的選配上也比影像製作來的更加多元化
現代人在YouTube、Spotify聽歌,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,但你是否曾好奇製作一首歌你喜歡的歌要花多少錢?
今天就讓我們來告訴你,從零到有製作一首歌的過程,與每個階段的預算都花去哪了:

1. 詞曲創作 Songwriting
首先做一首歌最重要的是詞曲,它決定了歌曲的主題、架構及發展可能性,有點像電影的劇本,價格的區間也是最大的,取決於它是用一次性買斷的價格或是版稅的方式收費。
若是一次性買斷的價格,是因人而定,有名氣的作曲或作詞人,可能高達20萬新台幣一首歌,但那畢竟是少數,我們若以平均值來算,發行的歌曲的行情差不多落在2萬至5萬間 (詞或曲)。
2. 編曲 (音樂製作) Music Production
完成詞曲後,通常會有一個Demo,它可能只有兩次主副歌或是一個吉他伴奏配人聲;Demo的功能是要能呈現這首詞曲的最大潛力。
再來的編曲就是要在Demo的基礎上添增更完整的樂器配置,比如一個抒情歌Demo,只有吉他,那這樣音樂製作人 (或編曲師) 可能會想加鋼琴或弦樂來提昇情緒對比,讓曲子有起承轉合。
可以說,編曲(音樂製作)是改變音樂樣貌最明顯的地方,也是能讓Demo脫離「Demo感」的必經之路。
而專業的編曲師收費會坐落在2萬至5萬間。
如今很多詞曲作者也有很強的音樂製作能力,有可能他們的Demo就已包含可發行的編曲,這時若喜歡他的編曲,可談成詞曲綁製作:如此一來創作人便能更好掌握歌曲方向,更完整的詮釋歌曲,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歌曲採用這樣的工作模式。

3. 歌手配唱 /樂器錄音 Recording
這個環節的重點是幫歌手及樂器錄音。
看似簡單但其實牽涉的工作內容相當複雜,首先得計算錄音室的租借費用,一般約為500/小時至3000/小時不等(取決於規模與器材等級,例如自宅錄音室就會比專業錄音室便宜)。
再來是錄音師的價格,這也是因人而異,一般是1000/小時左右。
一個好的配唱製作人/錄音師能催出歌手/樂手的最大潛力,而不是隨便一個人簡單按下Record鍵而已。
4. 混音 Mixing
這階段是決定這首歌能不能讓你聽的舒服的重要步驟,主要做的是平衡各樂器以及人聲的比例及音色,一首沒有混音過的歌曲與混音過的歌曲有著天壤之別,完全不能便宜行事。
混音師的價格通常是依樂器數量或音軌數量決定的,平均價格約落在一首1至3萬間。
5. 母帶後期製作 Mastering
歌曲到混音完成後,母帶製作是讓歌聽起來要是可以發行的質量;可以想像母帶後期的意義是把所有上述的步驟做最終整理與平衡,讓每一個部分都盡善盡美;用料理來比喻的話就像是做好菜之後收汁,把菜餚精美的擺盤,讓客人覺得色香味俱全。
而現今的母帶後期製作主要是讓你的歌,跟其他人的歌聽起來不能「輸」太多,比如說響度要是接近的,才不會從別人的歌接到你的感覺突然變小聲。
母帶後期製作平均價格約在一首3000至5000間,而現在大部分的混音師也能做母帶後期製作,一般都會談統包製作。